深耕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試驗田”
(相關資料圖)
蕪湖港向東,長江晝夜不息奔流到海。每天有無數貨船從蕪湖港出發,再經上海洋山港運往世界各地。
位于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的跨境電商企業慕晨國際負責人李軍說:“過去我們要先用汽車把貨物運輸到上海港口,再裝大船運往海外;蕪湖片區推出江海聯運、聯動接卸等創新模式后,我們直接從蕪湖港用小船發貨,到上海港直接裝到大船上發運,無縫銜接,一個集裝箱運輸成本可降低約15%?!?/p>
推進對外貿易便利化,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試點開展蕪湖港—洋山港“聯動接卸”江海聯運模式。如今,“聯動接卸”江海聯運模式在合肥港、安慶港等港口復制落地,進一步提升我省港口服務能力,暢通對外開放大通道。
對外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自貿試驗區作為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外貿外資發展的重要平臺,已成為推進高水平開放的先導力量、深層次開放的開路先鋒。
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重點圍繞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三年來,安徽自貿試驗區不斷加快推進便利化自由化改革,先后推出全國首創跨境電商保稅零售進口退貨管理新模式、竹木草出口檢驗新模式等,貿易便利度大幅提升。探索完成新型易貨貿易首單試點,率先建立“試點企業+試點商品”“雙白名單”制度,助力奇瑞、江淮等汽車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三年來,安徽自貿試驗區推進建設陸海新通道,先后開通合肥首條對歐盟固定貨運航線(合肥—阿姆斯特丹),合肥國際貨運航線增至7條(合肥至倫敦、洛杉磯、芝加哥、大阪、仁川、阿姆斯特丹、亨茨維爾);開通中歐班列115條國際線路、覆蓋18個國家,基本實現對歐洲的全覆蓋。
構筑安徽對外開放新高地,安徽自貿試驗區用實力證明:今年上半年,全區實現進出口額922.2億元,其中出口716.7億元、同比增長18.4%;實際使用外資3.7億美元、同比增長2.3倍;新增注冊企業1.1萬家、同比增長26.9%。安徽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全省24.4%的進出口額、30.9%的實際使用外資,有力有效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與三年來全區不斷完善政策保障、提升服務水平密切相關。實施《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實施自貿試驗區特別清單,下放260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事項,讓全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釋放發展活力;實施自貿試驗區版54項便利化舉措,探索推出企業開辦“一業一證一碼”“證照并銷”等市場準入、準營、退出的全流程改革措施,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務惠民惠企,更“留人留企”。
作為對外開放大平臺,安徽自貿試驗區將在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中勇擔更大使命、實現更大作為,更好發揮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試驗田”作用,持續書寫安徽與全球大市場“雙向奔赴”的精彩篇章。(記者 彭園園)
關鍵詞: